湖南理工學院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專業客座教授授證儀式在岳陽舉行
發布時間:2018-04-04
背景概況
作為建筑遺產保護領域內的積極踐行者,上海建為歷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為歷保”)深知專業人才對公司與行業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公司一方面組建建為歷保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以滿足公司快速且長遠發展的需要,全面提高項目質量與效益;另一方面,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專業人才。
自2015年起,建為歷保與湖南理工學院合作共建“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專業。期望憑借湖南理工學院建筑學科的深厚積淀和建為歷保建筑遺產保護領域的行業優勢,讓學生既能受到整體的建筑學專業本科基礎教育,又能接受具有一定專業性的文物保護工程職業化特殊訓練,從而向具有較高建筑學素養和特殊保護技能的專業型人才發展。
建為歷保與湖南理工學院共同建立的實習與就業一體化基地
“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專業具有學科的特殊性,學校不僅需要建筑學專業的優秀教師,還需要綜合各個方面的專家,如保護技術、文物保護工程、建筑歷史與理論等。在湖南理工學院和建為歷保的共同邀請下,詹長法、王時偉、譚玉峰和嚴鈞四位專家將擔任湖南理工學院“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專業客座教授,授證儀式于2018年4月2日在岳陽舉行。
授證儀式
4月2日上午,湖南理工學院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專業客座教授授證儀式在學院新圖書館舉行。
湖南理工學院副校長鐘華介紹與會專家和領導。
湖南理工學院副校長鐘華
湖南理工學院副校長劉亦工致歡迎詞并介紹客座教授情況。
湖南理工學院副校長劉亦工
建為歷保董事長郭偉民代表專業共建單位致辭,對四位專家應邀擔任共建專業客座教授表示感謝和振奮!
建為歷保董事長郭偉民
湖南理工學院校長盧先明講話并給各位專家頒發客座教授聘書。
湖南理工學院校長盧先明
授證儀式
客座教授
詹長法:在文物保護領域內有著精深的研究和豐富的實踐,主持過重慶大足石刻千手觀音石刻造像搶救保護項目等著名文物保護工程項目,并且長期致力于我國的文物保護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授證儀式后,詹長法先生帶來題為“世界遺產地—龐貝古城的保護與發展”的專題講座。
“世界遺產地—龐貝古城的保護與發展”專題講座
王時偉:原故宮博物院古建部總工程師,從事古建筑保護研究設計四十余年,主持完成了包括故宮倦勤齋及乾隆花園保護項目、新加坡鳳山寺保護修繕項目等多個國內、國際文物建筑保護設計工作。授證儀式結束后,王時偉先生帶來題為“頤養謝塵喧—乾隆遺產保護與研究”的專題講座。
“頤養謝塵喧—乾隆遺產保護與研究”專題講座
譚玉峰:從事上海的文物建筑、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工作三十余年,主持搶救維修了五十余處國家級、市級和區縣級文物建筑,在文物建筑保護維修、古塔糾偏、文物建筑整體遷移、近現代文物建筑修繕保護以及管理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嚴鈞:長沙理工大學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設計與理論、建筑技術研究與教學工作,并在高校教學管理、實驗室建設、學科建設等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
座談會
4月2日下午,與會專家和代表就湖南省文物建筑保護利用重點科研基地研究方向、基本制度、開放基金以及學術委員會籌建進行了座談。
湖南省文物建筑保護利用重點科研基地
“湖南省文物建筑保護利用重點科研基地”是由湖南理工學院與上海建為歷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請,在湖南省文化廳、湖南省文物局的支持和批準下建設而成。湖南理工學院在建筑保護方向具有較強師資隊伍和科研力量,且擁有全國為數不多的“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專業。未來,科研基地將在文物建筑加固及修復技術研究、文物建筑賦存環境監測技術研究、文物建筑核心病害監測技術研究、傳感設備安裝方式方法研究、數據分析及預警機制研究、文物建筑風險評估模型建立、建立南方地區“文化遺產物聯網監測管理云平臺”(簡稱“文物云”平臺)實際應用、推動文物建筑活化工程等八個方面進行重點攻關。
2018年1月6日,在“建立不可移動文物風險監測及評估體系”學術研討會上,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長江文輝、湖南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李明共同為湖南省文物建筑保護利用重點科研基地揭牌。
湖南省文物建筑保護利用重點科研基地揭牌儀式
歷史建筑的保護與利用,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擁有非常龐大的歷史建筑遺存,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對歷史建筑保護人才和技術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相信在學校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各位專家和老師的共同培育下,在各位同學的努力下,“湖南省文物建筑保護利用重點科研基地”和“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專業”將會成為文物保護行業的一面旗幟,為文物保護行業帶來更多先進技術和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