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修繕實錄 | 武漢人民劇院華彩再現
[2024-10-18]
2024年10月11日,繁華似錦戲碼頭“百戲工程”成果展演演唱會正式在武漢人民劇院上演,百年劇院在經過一年多重裝之后終于和觀眾迎來見面。晚會以名家名段聯袂演唱之名,高歌攜手追夢的豪情,奏響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和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十周年的和諧音符。
-
-
加速融入長三角,共筑文旅新高地|上海文旅考察團赴岳考察交流
[2024-10-18]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 2024年10月14日至15日,由岳陽市人民政府駐上海聯絡處及上海市岳陽商會共同組織的“上海文旅考察團”赴岳陽市開展投資考察活動,并得到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雙方圍繞文旅產業的發展前景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就未來的合作機會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對話。
-
項目拓展 | 蘇州市沈瓞民故居修繕保護工程
[2024-10-18]
沈瓞(dié)民故居,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富部中巷德壽坊1至6號。沈瓞民故居始建于民國時期,現為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筑。沈瓞民(1878-1969),原名沈祖綿,字瓞民,為辛亥革命元老、愛國民主人士。
-
-
-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文物新篇章
[2024-09-27]
9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出席介紹情況,并答記者問。
-
項目拓展 | 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忠仁祠修繕保護工程
[2024-09-27]
忠仁祠,建于明崇禎年間,位于蘇州市姑蘇區廟堂巷16號。這座古宅,不僅是明代光祿寺卿徐如珂故宅,還曾是著名作家、翻譯家楊絳的居所。2019年8月,忠仁祠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
-
項目拓展 | 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項目服務
[2024-09-20]
贛州,簡稱“虔”,別稱“虔城”,也稱“贛南”,是江西省的南大門,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設區市。贛州是中國魅力城市之一,有著千里贛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紅色故都、客家搖籃、世界橙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和世界風水堪輿文化發源地等美譽。
-
-
項目拓展 | 成都市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主樓裝飾利用項目文物影響評估
[2024-09-13]
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等電子信息類學科合并創建而成。學校196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首批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
項目拓展 | 屈家嶺遺址南部發掘區回填保護和展示工程
[2024-09-06]
屈家嶺遺址位于湖北省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屈嶺村,遺址主要文化年代距今約5300年至4500年。屈家嶺遺址是“屈家嶺文化”的命名遺址,遺址地處大洪山南麓和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是以屈家嶺遺址點為核心,包括殷家嶺、鐘家嶺、冢子壩、九畝堰、大禾場、土地山、楊灣等遺址點為一體的新石器時期大型環壕聚落遺址。
-
-
建為歷保與您相約第十屆博博會!
[2024-08-23]
第十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博博會”)將于8月23日至26日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主題為“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教研并重 數實融會”。
-
項目拓展 | 河北省保定市保定軍校紀念館保護修繕展陳提升項目
[2024-08-23]
保定軍校紀念館建立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舊址上,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學校開創了近代中國正規化軍事教育之先河,期間開辦的陸軍軍官學校(1912—1923)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學制最正規、門類最齊全的軍事學府。
-
國家文物局:《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2024-08-16]
當地時間2024年7月27日11時15分,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我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全要素、一次性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9項,居世界前列。
-
項目拓展 | 惠州市橫瀝鎮墨園村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建設工程-大夫第修繕工程
[2024-08-16]
大夫第(當地稱 “恒興” 大屋)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橫瀝鎮墨園村中部,由陳氏祖先陳恒興于同治八年(公元 1869 年)建造,屬于府第式民居,是惠城區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古建筑群。大夫第占地面積約 4000 平方米,建筑面積 2027 平方米,坐北朝南,建筑平面呈凹字形,由三堂、二橫及前后圍墻構成。
-
習近平對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4-08-09]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對于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具有積極意義,為世界文明百花園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